1、一,爱要说出来。每个人都听过这句话,可能从你在大学谈恋爱的时候就听过。但是问问自己你跟你的爱人,家人,朋友,同事经常会说吗锵荚徕啭?答案,肯定不会。为什么?因为你觉得你们很熟,不用说他们自然知道你是爱的。我经常会听有一些结婚后的夫妻抱怨,男的经常会说,我做的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唠叨,埋怨,估计心里有别人了。女的会说 我为什么要说,是因为我爱他呀。我爱他才让他成长啊。再说到父母教育孩子,孩子画的不好了,会问孩子,你这是画的什么呀?我觉得不像啊。你看看人家小明画的多好 啊,巴拉巴拉。孩子心理的潜台词,我妈妈一定是不喜欢我的,她可能更喜欢小明。我什么也做不好,还是不要做了,免得惹妈妈生气。这里的概念是,不是跟你关系亲密的人,都能跟你有心灵感应,无论你任何的举止行为,他都能理解为那是爱,请不要为难那个跟你最亲密的那个人。
2、二,爱不是责备,是给予方法跟鼓励。经常会有家长说,我不说他,他哪里知道错了,哪里会记得住?对,您说的对,孩子做错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他做错了。您只是爱了50%,另外的50%的就是告诉他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这样做的原因是是什么,是因为爱,是因为相信,是因为他可以做的更好不是吗?如果只会责备的父母,那么孩子渐渐的会叛逆,远离,不理解,甚至委屈。
3、三,爱,不是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时代再变化,大多数父母自己本身就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生活都非常不错,在他们心里我的孩子想要的一定要满足,不能让他们从小输在起跑线上,昨天他家女儿去法国旅游,明天我就带我儿子去美国看白宫。其实父母的出发点我能理解。孩子从小要多长些见识,自然是好的。但是您想一想一个4岁不到的孩子,不是生活在美国,只是去5天的旅游,他能记住哪些呢?影响到他的会是什么呢?有些非常奢侈的物质条件其实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倡导。见识一定不是在金钱的基础上完成的,这是我经常说的一个概念。家长一定有明辨的能力,钱花出去,孩子能够得到的是什么?是快乐,是满足,是成长,是感悟,是性格影响,是行为改变?希望每一位家长再花出那份钱之前先问一问咱们是为了啥?
4、四,不要以爱之名进行行为绑架。这里我们要想一个逻辑,我爱一个人,就一定要让那个人为自己付出吗?我爱你,所以你要为我付出。请问这个概念成立吗?但是很多人从谈恋爱,到结婚,生子都没有弄清楚的逻辑关系。我爱你,所以你就要。。。。。对于一个父母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为了你,我放弃了工作,放弃了美丽,放弃了自尊,放弃了。。。。那么孩子是你的行为,那个承担者吗?他要做每一件事情前都要背着一个思想包袱去完成一些事情吗?如果完成的不好,让他们自责,逃避吗?所以别以爱的名义进行捆绑,放手让孩子去做,不管做对了,做错了,后面能够有父母的依靠,给予帮助跟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