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中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有哪些方法

时间:2024-10-25 06:44:59

1、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是班集体的核心;3.共同生活的准则:是班集体发展的保证;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融的氛围:也即要有共同的心理归属感。

2、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三、班集体的形成与培禾孀嵛羟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包括: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班级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三 种;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基本要求: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班集体的核心队伍由积极分子与班干部组成。基本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1)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基本要求:认真讨论,科学合理;严肃慎重,相对稳定;反复学习,坚决执行;教育为主,不断完善。(2)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建立组织体系;坚持一贯。(3)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基本要求: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加强教育和引导。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最常见的班级自主活动是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会的一中。 班会具有集体性、针对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它分为常规班会、生活会、主题班会三种。常规班会包括周会和晨会;生活会通常是讨论学生优缺点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最 主要形式,它通常要经过“确立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四个阶段。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一个班集体大多数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感和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基本要求:确立班风目标;培养正确舆论;强化行为训练;加强榜样示范。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