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危险因素:①年龄(不可改变):男性>45岁,女性>55岁②家族史(不可改变):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③性别:男性(不可改变)④高血压:(可控)≤140/90mmHg⑤吸烟:(可控)戒烟⑥血清总胆固醇升高:(可控)低脂饮食、降脂药物应用⑦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控)低脂饮食、降脂药物应用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1.0mmol/L:(一定程度上可控)增加锻炼、少量饮酒、他汀类降脂药等⑨糖尿病:(可控)糖尿病饮食、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使用
2、潜在危险因素:①超重/肥胖:BMI(体重指数)正常范围 18.5~23.9, 超重24.0~27.9,肥胖≥28.0 BMI=体重(kg)/身高(cm)²②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可控)限酒、控制血糖、主食量等③血清载脂蛋白B升高:(可控)运动、低脂饮食、降脂等药物④糖调节受损:(可控)控制饮食、适度运动⑤血清高凝状态(可控)查找原发病、处理原发病⑥血管慢性炎症(CRP升高):控制动脉粥样硬化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控)补充叶酸和或VB12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控)运动、减肥、治疗耳鼻喉原发病、呼吸机辅助通气
3、其他危险因素:①教育程度偏低:对健康意识较差、自我节制能力较差②职业类型及倒班:节奏快、压力大、经常熬夜,年轻人常发生猝死的诱因③经济收入水平:越低,对健康关注度越低④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高蛋白饮食、经常食用煎炸烧烤等加工方式食物、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较少、饮水少、酗酒等⑤缺乏运动⑥过量饮酒:医学界将酗酒定义为:一次喝5瓶或5瓶以上啤酒,或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高于0.08g/dL⑦精神压力:精神长期紧张者⑧性格类型:A型性格,脾气比较火爆、有闯劲、遇事容易急躁、不善克制、喜欢竞争、好斗、爱显示自己才华,对人常存戒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