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句开关山一程,水一程。从“山”与“水”两个字。山一程,水一程,这里并不是走过一座山,渡过一条河那么简单,这种写法是一种省略的反复,是一程又一程,这六个字包含着因路途遥远,士兵们爬山涉水的艰难。
2、在“身向榆关那畔行”这句诗里。作者从环境描述转到人的描写,身是指大伙们的身影。泛指行动。为什么不说人向榆关那畔行而说“身”呢?人包括身与心,而这里却用“身”,道出了有行动却无心,士兵们其实是被迫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保护皇上去祭祖,从北京走到沈阳,当时交通不便,来回都要半月之久,一路上又是风又是雨,遇到了风雪。路途遥远,在夜里想念家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心已经回到了北京,说出了前行的无奈。
3、下面一句:夜深千帐灯。从北京到沈阳是要走几天几夜的,在夜里,士兵们就地扎营,立起了一个个帐篷,纳兰性德在夜里睡不哉捐岳觥着,走出军营,看到一个个帐篷里的灯还亮着,表面上是写纳兰性德看到的景色,实际上是从侧面写出了士兵们当下的心态。为后面描写天气埋下伏笔。
4、风一更,雪一更。这里提到风,提到雪,还提到更。古人的一更是2个小时,这句话说出了风吹一会,雪又下一会,当然不会是风吹两小时,雪又下两个小时,而是一种表述,表示一阵阵风,一阵阵雪的,风雪交加,在这样的天气恶劣的夜晚里,在野外帐篷里过夜的人更有感受。
5、在这样的夜晚里,刮风的声音、下雪的声音,把士兵们思念家乡的思绪打破了,睡不着觉,自然就做不成梦了。梦不成,包含有睡不着觉的意思,同时也有士兵们回忆家乡的快乐时光的思绪也做不成意思。
6、在这样的环境下,于是大家在心里会产生了对比,想想在家乡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其实北京跟沈阳差不多,都是下雪的地方,可是在这里这样描写,一方面暗示在家的美好,在家可以无视风雪,因为有家人,有爱,有快乐,这里只有寂寥。
7、总的来说,纳兰性德在写这首诗时,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出他的个人性格,虽然身在皇帝身边,却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留恋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