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时间:2024-10-12 03:29:37

1、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2、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开凿于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这一时期塑像人物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3、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300多个。禅窟和中心塔柱窟在这一时期逐渐消失,而同时大量出现的是殿堂窟、佛坛窟、四哲梨铠刮壁三龛窟、大像窟等形式,其中殿堂窟的数量最多。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满,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如第159窟的胁侍菩萨。其中一位上身赤裸,斜结璎珞,右手抬起,左手下垂,头微向右倾,上身有些左倾,胯部又向右突,动作协调,既保持平衡,又显露出女性化的优美身段,使人觉得这是有生命力的“活像”。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4、五代和宋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塑像和壁画都沿袭了晚唐的风格,但愈到后期,其形式就愈显公式化,美术技法水平也有所降低。

5、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而到了西夏晚期,壁画中又出现了西藏密宗的内容。元代洞窟只有8个,全部是新开凿的,出现了方形窟中设圆形佛坛的形制,壁画和雕塑基本上都和西藏密宗有关。

6、敦煌壁画历经十个朝代,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展示了我国中古时期广阔的经济文化、科舌哆猢筢学技术等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大量的民间艺术流传及演变。壁画流传至軎烩蔡怒今,为人们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有趣、动人的故事。许多小伙伴熟悉的动画片《九色鹿》,就是通过壁画为人们描述古印度恒河边一只善良的九色鹿救一溺水人却被出卖的过程,讲述了释迦牟尼前世“轮回”的故事。这组故事壁画人物众多,构图紧凑独特,特别注重人物内心活动和面部表情刻画。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7、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