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泡茶用水。陆羽在《茶经》中论煮茶方法时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陆羽认为山水最好,其次为江水和井水。在现代泡茶选水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信阳毛尖,配以当地南湾湖的湖水冲泡,别有一番滋味,能够最大限度展现信阳毛尖的鲜爽回甘。
2、泡茶水温。冲泡水温对于绿茶,白茶中的芽茶以及黄小茶,黄芽茶来说,不宜过高,水温控制在85℃左右,而对于老白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等半发酵及后发酵茶类,一般沸水冲泡。特别注意的是,冲泡水温都是指水煮沸后的冷却温度,除非是无菌生水。水温越高,茶叶浸出物的浸出速度越快,同等时间内,滋味越浓。
3、茶水比。不同的茶叶,冲泡时投茶量和用水各不相同。比如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水比为1:50,铁观音1:22,普洱茶1:30。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数值,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适口为珍。细嫩的茶叶用量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少,即所谓“细茶粗吃,粗茶细吃”。
4、冲泡时间及冲泡次数。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不可一概而论。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于一般的绿茶、红茶来说,头泡茶以冲泡1分钟左右为佳。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可溶性物质浸出55%左右,冲泡第二次,浸出30%左右,冲泡第三次,浸出10%左右。对于俗语“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个人所见,并不适用于大多数茶叶。
5、泡茶用具。根据茶叶特性,选取不同的泡茶器皿。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饮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江南一带,普遍爱好饮用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福建、台湾和广东等省和东南亚华侨,对乌龙茶特别喜爱,宜用紫砂茶具。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一般也用瓷壶或紫砂壶冲泡。四川、安徽等地还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碗托三部分组成,俗称三才杯。品饮各种名茶,如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等茶中珍品,则以选用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最为理想,欣赏茶叶浮沉,三起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