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关于中药灌肠的研究:祖国医学认为,大肠具有传化糟粕、吸收部分水液的功能。由于肺与大肠通过韦蛾拆篮经脉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药物自大肠吸收入体内,通过经脉复归于肺,肺朝百脉,宣发通降,将药物输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从而达到整体治疗作用。若病位在肠腑,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充分发挥局部疗效。
2、直肠给药的原理:肠道的生理特点为药物吸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婴幼儿肠壁较薄,具有通透性高、肠壁孔隙大、蛋白质结合率低、可使药物分布容积呈增大趋势的优点。
3、中药灌肠的优点: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儿童的肝、肾等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口服给药,一般经由肝肾等器官代谢;而直肠给药是通过直肠的黏膜吸收,直接进入大循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