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菜共生,就是将水产养殖和蔬扯会迸莪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那么鱼塘里又是如何种菜的呢?池塘养鱼讵畿缤耒会产生大量排泄物,以这些排泄物代替肥料育肥蔬菜,又以水培蔬菜吸收水中有机物质,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这也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2、尽管技术细节有所不同,但市面上的鱼菜共生项目,大多遵循相似的技术框架——水面种菜,水下养鱼,养鱼少换水、种菜不施肥。
3、饵料残留与鱼的排泄物,在水体中形成氨氮。养殖叶罱诓磊废水由水泵抽取,先经过瓦砾槽物理过滤,再经历硝化池微生物分解,氨氮被转化为硝酸盐,最终被种植床上的植物吸收,氨氮得到阡凫镗杲固化。废水变清水,又回到了鱼池中。在更为复杂的系统中,瓦砾槽中还可引入蚯蚓,以提高分解能力。国内部分项目甚至增加起雾栽培装置,来提高蔬菜种植管理水平。
4、泥鳅网箱养殖。这些网格每个约长3米,宽2米,预计6平方米的网箱能养泥鳅1000多条,村民粗略算了一下,一亩鱼塘里能放五六个网箱,如果用这种方法养殖泥鳅,在加大养殖密度的同时,还能节约养殖成本。
5、水体净化程度决定着水下养殖质量,需要严格把控氨氮、溶氧值、PH值等指标;养殖废水提供的营养成分的多寡,则与蔬菜生长密切相关。这需要合理控制养殖与栽培比例,让养鱼产生的废水,正好供应蔬菜生长,蔬菜根系净化过后的水体,又正好满足养鱼要求。
6、同品种对水质有不同要求,而随着鱼长大,产生的氨氮也将增多;蔬菜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体的净化能力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大量实验与实践大数据作为支撑,并随时根据品种与生长周期的改变而做出动态调整。但目前,相关数据积累尚未成体系,鱼菜共生尚未走出技术摸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