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粽子的整个过程用时比较长,我的方法是:快中午时泡糯米、洗红枣、煮粽叶,下午包粽子,晚上煮粽子,煮好后放在锅中泡到第二天早晨开锅。(早晨起来的时候还是热的呢)
2、首先当然是选择糯米,一般选用圆糯米,这种糯米包出来的粽子口感更软糯,更好吃。
3、将糯米洗净,倒入温水,水位要没过糯米大概五厘米左右,防止糯米泡胀后水不够。一般糯米要泡三四个小时左右,泡到用手轻轻一掐,就能烂的状态。
4、接下来就可以煮粽叶了,将新鲜粽叶和马莲放入冷水锅中,待水开后,再煮五分钟左右关火。煮好后将粽叶一片片洗净,泡在冷水中待用。
5、将红枣放进盆中,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因为干枣表面的褶子比较多,所以一定要多冲洗几遍,才能把上面的灰尘等冲洗干净。
6、所有准备就绪,就可以包啦。拿起一片粽叶,如图所示,轻轻一卷,总共卷两圈。
7、再拿一片,从第一片的缝隙处插入,与第一片部分重叠并绕一圈。第三片叶子同样的步骤,不同的是,第三片从第二片的缝隙插入。
8、好啦,筒卷好后,在最下面放一颗枣防止米渗出。
9、枣上面放一些米,在放两颗枣。枣的多少根据个人喜好,也可以把枣换成红豆沙、蜜豆等。
10、再在枣的上面盖一层米。
11、将多出来的粽叶向下折,准备封口。
12、如图所示,把两边往下折,这样是为了防止米从两边渗出。折的时候要轻,否则粽叶很容易烂。
13、将“尾巴”向内折,顺着粽子的形状将剩下的“尾巴”绕在粽子上。
14、用马莲将粽子扎好。
15、开始煮的过程。在锅底放一个箅子,箅子上铺些粽叶,将粽子整齐的放在锅中。注意,一定要一个紧挨一个,否则煮的过程中很容易将粽子煮烂,导致米漏出。
16、粽子放好后,再在上面铺一层粽叶。
17、粽叶上面再压一个箅子,然后倒水,倒冷水。用手压住箅子,水量刚好沫过箅子就可以。
18、再在上面压一盆水,ok。煮的过程中要注意水量,水不够时加入热水。
19、可以直接煮,也可以再泡一泡煮。一般我从六点开始煮,煮三个小时,如果下午包好比较早,就泡一会。煮好后不要动,等到第二天早晨再开锅。看起来很不错吧,如果觉得不够甜,可以加一点蜂蜜或者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