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我曾经带学生去农村塾农,看到孩子们在果园里摘苹果。孩子们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时用水冲冲,有时洗也不洗,擦擦苹果皮就把苹果吃掉了。再看看这些孩子平常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长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片,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孩子们还一副懒得吃的姿态。
2、这即是咱们说的“跳一跳摘到的苹果”。对孩子学习也是相同。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不然孩子就没兴趣;又要保证这个方针是孩子跳一跳能碰到的,不然就会让孩子失掉决心。
3、供认区别 发现孩子的潜力地点。有些家长喜欢攀比,他人家的孩子怎样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这么孩子渐渐就构成“我比他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发生“母亲喜欢他人”的抵触情绪。
4、不要攀比,要以自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为根底。孩子如今能跳1.2米,那1.3米即是比较合适的方针,千万不要由于其他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请求自个的孩子必定也要跳那么高。家长要发现自个孩子的特点和利益。人有区别性,要供认区别,要了解自个的孩子是什么方面更有潜力,更有优势。不要仅仅为了自个的体面逼着孩子读书,在压力下读书是做欠好的。
5、别把孩子当成装常识的“米袋子”。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是不是只要100分的是好孩子?假如孩子为人极好,着手才能很强,常爱提疑问,那也是好孩子。家长要寻觅、激起孩子的优势项目,在这方面多鼓舞孩子。
6、本来家长要想理解,你是要培育一个装常识的“米袋子”,仍是要培育一个完好的人?或者说,你希望自个的孩子是常识型的仍是智慧型的? 假如是要培育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输,鼓舞孩子多问几个为何,对孩子的疑问千万不要逃避,甚至孩子不问,你还要启示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