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游泳的功能 : 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长期进行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运动性增大,心肌收缩有力安静,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弹性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 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余倍,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远远大于空气中,这就是初学游泳者在水中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由于胸腔和腹腔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增大,这就迫使呼吸肌用更大的力量进行呼吸。因此经常游泳可以增大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肺活量,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以达到4000到6000毫升,甚至7000毫升,而一般人只有3000到4000毫升。 改善肌肉系统的能力: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比其他运动动员有更多肌肉群参与代谢供能。因为游泳需要克服较大的水中阻力,游泳又是周期性运动,长期锻炼能够使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得到提高,特别是躯干、肩带和上肢肌肉。同时游泳可改善身体的柔韧性,游泳时身体活动范围较大,定期进行游泳的人都会变得更灵活和柔软。而且,正确的游泳技术要求肌肉在收缩用力前先伸长,这种运动方式有利于不断提高柔韧性和力量。
2、其次我们可以看一下孩子的教学步骤 鉴于以上功能,在全民日益重视健身的今天,游泳已经成为暑假家长与孩子们最热爱的运动之一。酷爱游泳又“好为人师”的我多年来教会了不少同事。今年暑假,我在给同事的四个小孩教游泳时,对如何教会儿童蛙泳总结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第一步: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第二步:让儿童逐渐适应水性。 第三步:教会儿童在水中憋气。 第四步:协助初学者学蛙泳腿。 第五步:进行儿童手脚配合的练习。 第六步:教会儿童掌握换气的要领。 第七步:训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八步:解决问题。
3、 练习者自己双手扒在池壁进行换气练习(水中低头吐气,出水抬头吸气)。每人数次,培养换气意识。 站在水里带“抱水”动作做原地换气的节奏练习:低头双手夹耳―分手“抱水”的同时抬头深吸气――双臂夹耳低头水中吐气。每人数次,强化换气的节奏。 继续练习夹手臂只做蛙泳腿的动作。通过这种练习,强化孩子们的腿部动作,避免双臂与腿部动作泛化。同时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孩子们体会“漂”的概念,旨在让他们明白:每一次的滑行是多么重要,避免不停地做腿部动作,而忽视夹腿滑行。 继续淡化换气的频率,避免出现多余动作。让孩子蹬腿两到三次再做换气的动作,并强调在水中先吐气。一一检查、提醒,经过这次练习后,效果比较明显。两个女孩子,特别是睿睿竟然能游六个水线,佳佳也不甘落后。相对昨天来说,男孩进步较慢。学习就是要有一个过程,只要迈过这个坎,孩子们就剩体力问题了。
4、 在最后关头,体力和心理因素是成功的保障。我经常告诉孩子:相信自己!战胜自己!在任何时候,敌人不是别人,往往是我们自己!克服自身的胆怯和懦弱是需要勇气和时间的。 在总共下水不超过九个小时的情况下,要想成功,还需要时间。于是,在池壁,我把他们一个个轮流放坐在我的腿上,我双手抓住他们的小手带着他们,让他们做两手相扣――低头――夹耳朵――吐气的动作,提醒他们分手――抬头――张嘴――吸气。经过这样的动作强化练习后,我让孩子们再比赛一次,这次比上次好得多。 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赛法、鼓励法、游戏法、模仿法,把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出来,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孩子们的潜力。 在第五次学习结束的时候,没想到最娇气的睿睿先学会了游泳,我把她带到深水区游了两次15米。佳佳在浅水区游得可以,但心理素质不够好,在深水区中呛了一口水,我一把拖起了她,继续游到头。第六次的时候,佳佳在我的安慰和耐心鼓励下终于在深水区成功游了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佳佳又游了两次。
5、作为大哥的逸逸看到两女生都会了,也不甘示弱,要求我带他到深水区试试。鉴于逸逸在四个孩子中个子最大,肺活量也好,但是换气不抬头,有时候根本没换上的情况,我叮咛他:“换气的时候夸张地将头抬起向天花板看做吸气的动作,这样你的换气时间就有保障了,你就不会觉得换气没换上了。”经过反复练习,最终他也掌握了。就差最瘦小的帅帅了,只能游十米左右,没关系,无非是再多练几次。 坚持,无论是孩子,还是我,我想我们都要坚持。帮助孩子的时候,他们也在不断感动着我。通过假期的互相学习,让我更坚信了那些老话:不要小看任何人;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的;一切皆有可能。
6、 附:学习蛙泳的儿童的信息 逸逸:男孩,9岁,身高137CM 帅帅:男孩,将满9岁,身高126CM 佳佳:女孩,8岁半,身高128CM 睿睿:女孩,8岁四个月,身高12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