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情况,制定策略:偷盗事件发生后,班主任尽可能多地了解情况。如判断偷盗者为本班学生,且极有可能是学生的一念之差带来的后果时,不要急于报警。可采取心理战术去找出小偷。
2、讲事实,普及法律法规:班主任在班上告知偷盗事件,并讲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散布迷雾:老师通过与班级同学私下闲聊的形式,透露:老师已经看过监控录像(很多时候,监控录像既不及时,也解决不了问题)或者有同学无意中看到事发现场,已经将详细情况反映给老师。因此,对这起偷盗事件的真相老师已经心中有数。
4、給予机会:班主任在班上强调:为了珍惜班级内同学的感情,两天内,如果该生能找班主任主动承认错误并上交财物,将获得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班主任将为该生保密,不再追究这次行为的责任。
5、私下教育: 不公开该生的偷盗行为并不意味他就没错。因此,私下里,班主任应该讲事情告知家长,家校联合教育,让学生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能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