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之《渔夫》所感

时间:2024-10-21 14:29:39

以下内容皆为我个人观点而已,若在什么地方或看法有不同意之处,请不要与我较真。尽管在高中阶段,我已经学过《渔父》唁昼囫缍这门课,但随着个人的成长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同一事物产生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看法也是相当正常的,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否定自己→重新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直到我们在某个环节离开这繁华的世界。

啰嗦之言少谈,接下来讲《渔父》之感,文中的渔夫乃世外高人,其智慧之高无从考证,众人对他的处世之道的评价都是很高的,当然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但不是我所关心的事情,因为我要讨论的只有屈原。

现存的所有资料只能无限逼近现实,但毕竟不是现实。那我们就当却有此事发生了,即屈原投江之前与渔父之间进行的高手之间的对话。

古往今来,知识分子最重视忠孝两字。然而我对屈原的此种行为评价为:屈原之愚,愚蠢至极。慢点,我想你们想反驳我,反驳我的观点,尽管理由万千,请先看我的观点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迟。

屈原之愚:

其一,不知变通。我不知道屈原是不是书呆子一个?这点渔父已表达了他的观点。我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其二,自私自利。他是一个男人,作为一个男人,要扛起重责,再说,他投江是一了百了,但是他的子女,他的妻子以及父母怎么办?放到现实社会,他的行为只能让人唾弃,不会有人去赞扬。弃妻儿及老母不顾者,妄为他人儿女,可见自私之处,极其明显。

其三,高度愚忠。君主不仁,为己而不顾百姓者,他人当取而代之,毕竟百姓千万与君主一人比,孰重孰轻,众人皆知,何故庸人自扰,护庸君而弃天下百姓,不是愚忠是何?

以上三点,我个人总结为屈原的愚所在,也就是说屈原最愚之处是拥护一个庸君,而忽视了自己的能力,忘记了很多事情是不能靠别人去实现,完全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去做,去实现正确的事,造福整个国家的信念必将让世人铭记。不同之处,或有反驳之言,敬请指教。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