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常向孩子灌输“有了生命安全才拥有一切”的自我保护意识。
2、随时随地给孩子灌输安全意识:比如坐自行车的时候要给他带上安全带,过路的时候要等候红灯等。
3、结合场景或是孩子正在发生的状态,告诉孩子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不安全的,应该怎么做的正确方式。
4、父母要养成定期检查环境安全的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孩子也会养成检查环境安全的习惯。
5、不失时机地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具体技能:比如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6、告诉孩子日常生活中保证自身安全的一些具体方法,如遇坏人龅歧仲半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在外遇到火灾,要尽量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而不要自己去救火;看到有人溺水要大声喊人,但不能下水救人。
7、平时为孩子创造机会,保证孩子拥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可以与孩子共同选择一块宽敞、平坦、安全、便于运动的场地,让孩子知道这里才能安全地尽情玩耍。
8、帮助孩子认识安全的时候,要用积极的方式,而不是采取消极的方式。比如教孩子学习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藏起来不让孩子接触。
9、教会孩子对待陌生人保持警惕。让孩子记住常用的报警电话。对孩子要有适当的性教育,告诉孩子身体的隐私部位不要随意暴露,在公共场所遇到坏人有不轨行为时,应立即躲开,或向周围的年长者求援。
10、教会孩子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学校等信息棍缥缰玳告诉陌生人,更不要跟陌生人外出。告诉孩子迷路后不要慌,可以给家长打电话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认路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方向感,教孩子学会如何辨认东南西北。
11、当宝宝从某种危险环境中脱离以后,您在以后的教养过程中遇到同样的危险场景,您不要用消极的口气吓唬孩子:“您还此暄跬烷记得××××吗?”“不准碰!”这样会让孩子变得特别胆小。您要正面提示孩子,给他正确的信息,让孩子懂得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