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来说,所谓坚果,就是书上长的带硬壳的种子,包括我们前一篇博文中所提到的各个品种,除了花生例外。花生虽然在英文中叫做“peanut”,因为有壳子,加了个nut的名儿,但实际上它属于油籽。而栗子和银杏,都属于坚果,但它们脂肪含量极低,而淀粉含量高,营养成分差异太大,所以一般不把它们和其他坚果并列。
所谓油籽,就是一些油脂含量很高,可以用来榨油的种子。它们和坚果的区别,就是它们不长在树上,而是长在地上。地上的种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用淀粉作为它们的储备物质,比如各种粮食、淀粉豆类;另一类则以脂肪作为它们的储备物质,比如大豆和油籽。在种子萌发的时候,淀粉也好,脂肪也好,都用来作为种子发芽的能量。
除了花生之外,各种瓜子都属于油籽,包括葵花籽、西瓜子、南瓜子。还有一些用来榨油的种子,比如亚麻籽、棉籽、芝麻、紫苏籽等,都可以用来榨油,只是其中只有芝麻作为日常食用,常常作为零食点心的配料来吃。
从化学成分来看,绝大部分坚果和油籽一样,都属于高脂肪的食物,营养成分方面也大同小异。所以,从营养角度来说,坚果(nut)和油籽(seed),往往列为一类。
这里就来看看节日最常吃的瓜子们。我查询了美国食物成分数据库和我国食物成分表的两套数据,大家可以比较着看。因为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营养成分有些差异是很正常的,但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总体而言差异不大。
各种瓜子所含能量都相当高,和花生、大杏仁、开心果处于同一档次上。其中的脂肪含量在44-53%之间。葵花籽在各种瓜子中能量最高,而西瓜子略低一点。瓜子中的蛋白质含量却明显高于坚果类,其中铁、锌的含量略高于坚果的水平。南瓜子特别富含镁元素,铁和锌的含量也非常高,这是它深受西方一些营养学家青睐的原因之一。不过它的B族维生素含量并不算突出。
相比而言,芝麻才是营养素含量的无敌冠军,而黑芝麻尤胜白芝麻。这就难怪为何中国传统养生饮食中,总是把黑芝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它无论是补钙补铁补锌补维生素E都相当出色。说实话,如果按性价比来说,芝麻要比各种进口坚果优秀得多,堪称是价廉物美,品质卓越。芝麻的硬壳用牙齿很难嚼烂,而磨成酱之后食用就能大大提高消化吸收率。老北京人的四季饮食中总是离不开芝麻酱,什么芝麻酱凉面、芝麻酱画卷、芝麻酱烧饼、芝麻酱拌凉菜、芝麻酱蘸涮肉,绝对是改善营养供应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