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李廓的《忆钱塘 段乒错烊》
《忆钱塘 》
唐 李廓
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
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
赏析:
浙江杭州,自古以八月中秋为良辰美景。月色融融,千里一照,潮声汹汹,十万军马,何等的壮丽,何等的动人心魄!
尽管诗句描绘的全是眼前景、口头语,似不着力;但“一千里”对仗“十万军”,“中秋月”对仗“夜半潮”,却是时空相应,声色俱全,使读者如临其境,领略到山河之美。“一千里”极言月色普照,“十万军”形容潮声恣肆,就数目而言,是虚指,但是在传统习惯上,一千与十万,都有“包罗万象”的意思,使人印象深刻,而且由于音节铿锵,更利于吟诵。
尤为突出的是,诗句不用典,不使事,洗尽铅华而情意自远,把浙江钱塘一带秋天景色凸现得十分醒目,犹如钱塘之秋的立体雕塑。
扩展资料: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这两句大意是:中秋月色,有如浩浩江水,一泻千里;半夜潮声,仿佛十万军马,奔腾前进。
前句极写中秋月色照耀之广,可以说处处都是中秋月色;后句写中秋时节钱塘江潮水之汹涌澎湃,仿佛十万军队冲锋陷阵呐喊之声。写得 江水具 体形象, 仿佛就在眼前。
一句“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动静相伴, 白描潮月,朴素而情意自远,诗之高妙处。是唐诗中少见之三一三音节,读来铿锵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