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注意调整甩钓距离 俗话说“放长线,钓大鱼”,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是凡放长线者都能钓到大鱼,有时己首烈哆恰好相反,放了长线反而钓不着鱼。 鸟飞有影。鱼游有踪。鱼,特别是成群结队游动的鱼是有一定游动路线的。若把鱼钩抛到鱼的游动路线上就有了较大的希望。 垂钓地点(俗称“窝子”)选定以后,把装好钓饵的钩抛出去,其距离不一定合适,需要进行调整:当钩抛远,过一段时间(如个把小时)不见鱼儿咬钩应换成短钓竿.将鱼线收短.反之,甩近了钓不到鱼时就应放长线远甩钩,反复调整直到把钩甩到所谓“鱼流子”上钓到鱼为止。 当然.在开始垂钓时,也可把鱼钩甩成远、中、近.形成梯形排列,哪个位置鱼儿易上钩.就把钩相对往哪个位置附近集中.这是找到最佳施钓位置的简便方法。
2、二、注意调整施钓的左右位置 抛钓后鱼不咬钩,除调整抛钓距离外,还应考虑将钓钩向左方或右方进行调整。 当我们用多把竿钓鱼时.其中只有一把钓竿上鱼的情况是常有的,这说明此把钓竿的施钓位置合适,钓位找到了,就不要再轻易变动了。
3、 三、注意更换钓饵 鱼的种类不同.喜食饵料各异.就是同一种鱼在不同时间(季节)、地点也会有变化。如鲤鱼、鲫鱼有时喜吃荤食.有时喜吃素食,在垂钓过程注惫调整钓饵也是很必要的。如用蚯蚓做钓饵,鱼儿较长时间不咬钩,就应考虑更换面食;鱼儿较长时间不咬装上面食的钩时,就应及时更换蚯蚓装钩.切忌只用一种钓饵。
4、 四、注意调整鱼钩 有些垂钓者,特别是初学钓鱼的同志总喜欢用大钩垂钓,以为只有大钩才能钓到大鱼.不知有小钩钓大鱼的道理。钩大所挂鱼饵必大,鱼儿不易吞下自然钓不到鱼.小钩挂小饵鱼儿易吞食,鱼上钩的可能性就会增多.发现鱼漂只是微动多次竿起钩空则说明鱼小钩大,这时应及时更用小型号鱼钩.有时漂动但多次起竿不见上鱼,或起钩时有钓到大鱼的手感,但未上鱼,应及时更换大号鱼钩。
5、 五、注意调整垂钓“窝子” 前面讲的是在垂钓“窝子”选定之后,为捂执涡扔使垂钓活动取得较大收获.需要做到的四个注意调整.但就其垂钓“窝子”本身而言也有进行调整之必要.在垂钓活动中,在一个“窝子”钓不到鱼,再换一个地方就能钓到鱼的情况是常有的,所以我们在垂钓活动中,充分利用已有经验选好“窝子”是非常重要的。“避风旮旯向阳坡,春冬长钓石头窝”、“水草旁、柳毛通,夏秋垂钓不易空”、“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即等都是选“窝子”时可以借鉴的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