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杆的读音是chènɡ ɡǎn。
称是多音字,读作:
一、[ chēng ]
衡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同「秤」。
符合。
二、[ chèn ]
适合;相当:~体。~心。对~。匀~。
三、[ chèng ]
衡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同「秤」。
秤杆,也称杆秤。杆秤的木杆,杆秤的组成部分,上面镶有计量的金属秤星。
历史渊源
手工制作杆秤的工艺在中国流传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个鱼贩的难处那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
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 两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