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认为,冬为阴令,冬主收藏。故冬三月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所以冬季养生,注重阴之收藏及睡眠质量的提高,则会事半功倍。当人体处于深睡眠状态时,免疫细胞和各种受损细胞(尤其是脑细胞)快速修复,机体可进行营养吸收、能量储存、消除疲劳等生命活动,有益身心;反之,若睡眠太浅,有早醒或睡眠不足等睡眠障碍,则可诱发或加重原有躯体疾病,无益于健康长寿。
2、冬季,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要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早卧晚起是冬季睡眠养生的要领。建议每天亥时(21~23时)休息,争取在子时(23时至次日1时)入睡,因为子时阴气最盛,过了子时阴气转衰,阳气开始生长。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3、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中医神志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医古籍中亦有“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不眠”、“少寐”等名称。失眠患者轻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
4、现代人失眠的原因除身体疾病、环境改变、药物因素外,更多是心理原因,历代医家亦认为失眠以七情内伤为主要病因,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所在。人体正常睡眠乃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转化的结果,这种规律若被破坏,就导致不寐症。
5、医学研究发现,负离子通过促进单胺氧化酶(MAO)的氧化脱氨基作用,降低脑及组织内的5-HT(5-羟色胺)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引起内分泌及神经系统明显的生理变化,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消除疲劳、高工作效率、增加食欲,对改善睡眠、神经衰弱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