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李叔同大师,在早年时期是一位思想前进,积极向上的人,而且到了日本留学,在音乐,美术,戏剧都有很高的成就,所以在他早年时期虽然有点名气,但是还是没有形成风格,也更多是康梁思想的影响。
2、在他出家的前两年,因为读了夏丐尊的断食文章后,有两方印章“不食人间烟火'和"一息尚存",从印章就可以断定他37岁以前的作品,1918年7月13日李叔同杭州出家,法号弘一。
3、李叔同书法是从魏碑取法,《经石峪》《张猛龙》《龙门二十品》使他章法之所成,从他出家前写的一幅作品”勇猛精进“可以看出他刚猛雄峻的风格。。
4、出家后就不一样了雄强的竣音建恬气势慢慢就消退了,但是这个过程也经过了几个风格的转变刚开始是充满了冲突和压力的,从当时与印光的书信都能感受出其变化,伺拈渌渴心诚才书正,正因从此时走出了市俗虚荣才将对佛虔敬之心寄情于书,也是其书风蜕变的关键时期。
5、在弘一大师50岁时,他已经将书法与宗教文化合二为一了,脱离人间烟火,简静之极。一派法华已不见魏碑的痕迹,在宗教大化的书境中已超越了王羲之第七世孙智永和尚,将佛门无令人欲无虑的精神通过书法的表达达到超越古今的境 界。
6、晚年在抗战时期写的“念佛不忘救国"是其从入世到出世的人生一大转折,也是大彻大迈娆嬲裙悟的过程。晚年对于忧国忧民的感悟,书路也有哉捐岳觥着反省,1938年收到个15岁小孩子的信,批评其为应酬和尚,后写下《人生最后之忏悔》以之后省。在生命最后的前三天,写下”悲欣交集"的最后绝笔,在最后的时刻更想表现出的是一种不完美却充满宗教精神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