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误区一: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很多时候人们都以为血压将至140/90毫米汞柱就足够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根据国外的最新研究资料显示,血压在理想的范围类越低越好,当然患者应可以耐受,没有其他任何不适表现,对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时,患者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发生率,延缓肾功能恶化。
2、误区二: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一般情况下,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其实这种隐匿的高血压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患者会及时就诊,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患者归咎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忽视了治疗,但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在持续着,结果很多患者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只要确诊患有高血压,就应该进行认真的治疗,还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以为血压高了才需要吃药,结果血压反复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还是大家对高血压必须长期治疗的认识不够,误以为血压一旦降下来就可以把药停了,担心长期用药会有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作用血压才将至正常,一旦停药,血压会很快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因此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
3、误区三: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盒高血压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与自己关系不大。但事实是,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经达到8%左右,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但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过量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其实,冠心病就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了,该病的形成过程其实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然,由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的年龄也不一样,有些人甚至于医生也不出现明确的症状。
4、误区四:急性心肌梗死宁可保守治疗也不愿意手术冠心病介入治疗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的的出现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外的又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除了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差的患者外,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尤佳,血管再通机会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急性冠心病的死亡率由原来的30%下降至5%以内,并且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仍不愿意选择最佳急诊介入手术方案,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怀疑急性心肌梗死要尽早就医,在有做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采用急诊介入手术治疗方法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5、误区五:做支架等于万事大吉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支架植入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心绞痛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的认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引起的相关症状,缓解心绞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他部位血管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从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几个重要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或者支架植入后又出现了血管狭窄,都会使患者继续出现心绞痛症状。合理地使用介入技术无可厚非,不过,滥用支架则是非常不可取的,和心血管疾病作斗争最重要的手段是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依赖于做支架,毕竟此病的根源在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露在脚下,走向健康,从心做起,能走的走起来,能动的动起来,显然会对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使做了支架,也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患者应该注意控制血脂、血压,规律运动,戒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并按医生的要求根据病情继续服用相关的治疗药物。
6、误区六:经常吃药会形成耐药性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认为如果经常吃药,以后药效可能就越来越弱了。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及早地给药治疗可以尽快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甚至可以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如果心纹痛发作且含服硝酸甘油半小时后症状仍没有缓解,要高度警惕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应及早去医院救治。高脂血症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停药的可行性。长期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的振奋人心的结果都是建立在长期、稳定控制血脂水平的基础之上的。还有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减量往往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除非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耐受的情况,否则就不应停用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