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实验目的及内容(1)元组的声明和初始化(2)元组元素的访问(3)元组的更新与合并(4)元组的遍历蘑节侍遑二、实验过程1、元组的声明和初始化(1)启动IDLE开发环境,并新建一个Python模块文件,并输入下面的代码:#声明元组并初始化student = ('张明',"赵虎","马汉","李云龙","王义")sealdata = (128.92,65.90,13809.1,79.689,0.23,127.00)objdata = ('张明',)print(student)print(sealdata)print(objdata)2、元组元素的访问元组元素的访问也是使用“[]”和“[:]”运算符。如要访问student元组的第2个元素,可以写如下代码:print("student的第2个元素是:%s" % (student[1]))如要访问student元组的几个索引位置连续的元素,如"赵虎","马汉","李云龙",可以写如下代码:print("student的子元组元素是:%s%s%s" % (student[1:4]))3、元组的更新与合并元组不支持对已有元组的元素进行增加、修改或删除操作。如果我们要修改一个元组,可以通过再构造一个新的元组替换旧的元组,来实现元素的插入和删除。例如,如果student元组只保留'张明',"赵虎"两个元素,可以编写如下代码:student = ('张明',"赵虎")可以把多个元组合并为一个元组,合并元组时可以使用“+”运算符。例如要合并前面的student、sealdata为一个元组,可以编写如下代码:mergedata = student + sealdata4、元组的遍历元组的遍历和列表的遍历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使用for循环结构。元组遍历常用的也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迭代遍历,如要遍历student,可以写如下的代码:for st in student:print("序号:%s 值:%s" % (student.index(st) + 1, st))第二种方式是利用索引遍历,使用range函数产生从数字0开始到元组长度的整数序列,然后使用for循环遍历元组的每个元素。可以写如下的代码:for i in range(len(student)):print ("序号:%s 值:%s" % (i + 1, student[i]))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