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文化记忆手抄报内容

时间:2024-10-22 15:17:03

1、端午节的简介(介绍)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节俗内容丰富,有赛龙舟和吃粽子两大习俗,在中国传至今日。它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且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文化影响广泛。

端午文化记忆手抄报内容

2、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有多种,这里只介绍一种)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广纳贤士,富国强兵,立主联齐抗秦,却遭到了贵族的反对,最终被流放。但始终忧国忧民,写下不朽诗篇《离骚》、《九歌》等,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楚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怀沙》之后,抱石投入汨罗江。楚国百姓哀痛不已,纷纷跑到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怕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忙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之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了。

端午文化记忆手抄报内容

3、端午节的习俗(内容较少,可以填补手抄报空白,也可以阐述这些习俗。)1、吃粽子2、赛龙舟3、插艾叶4、带香囊5、洒雄黄

端午文化记忆手抄报内容

4、有关端午的诗句(这里只注明作者诗名)1、苏轼的《浣溪沙·端午》2、杨巨源的《谢人送粽》3、欧阳修的《渔家傲》4、殷尧藩的《七律·端午》5、卢肇的《竞渡诗》

端午文化记忆手抄报内容

5、端午节的别称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里,别称最多的节日,有二十多个。如五月节、龙舟节、端五节、端阳节、屈原日、重午节等。

端午文化记忆手抄报内容

6、端午节的配饰健人: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节妇女的配饰。豆娘:旧时妇女的一种头饰。艾虎:端午节驱邪避祟之物。香包:又称香囊、香袋,用五色丝线缠成。画额: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

端午文化记忆手抄报内容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