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办法避马瘟:拌料预防量0.2-0.3%(避马瘟2-3公斤/吨料),每月使用7-14天;治疗量0.4幻腾寂埒-0.5%(避马瘟4-5公斤/吨料),连用7天;适用于各日龄段的养殖动物。用于非洲猪瘟、猪瘟,蓝耳、圆环、链球菌、流感、附红体、弓形体及混感等引起的猪发热性(瘟热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症见:高热神昏、精神萎顿、结膜潮红、充血;皮肤发红,体表出血、瘀血,四肢、下腹、会阴、臀部等部位尤其严重;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便秘或排脓性血便;母猪伴有不孕、流产、死胎。剖检病死猪可见脾脏、肝脏、肺脏等脏器和淋巴结严重肿大,并广泛性出血瘀血。本病急性发病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母猪、大猪死亡更快。可有效抵御野毒侵袭;抗应激能力强,消化功能好,生长速度快;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迅速而整齐;重大疫情时,不发病或发病少,病情轻,易于治疗。猪瘟从经常发生的大流行转变成地区性散发性流行,且呈现绵延性、波浪性、周期性的特点。1个周期一般为3~4周,疫点明显变少,往往呈散发性流行。
2、猪瘟的预防措施: 1.做好平时的预防工作 做好猪瘟的预防注射工作,是防止猪瘟发生的关键措施。每年采取定期注射和经常补针相结合的办法,用猪瘟免化弱毒冻干苗,稀释后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1ml。注射后第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1年以上。选择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2.实行自繁自养的办法 若需要从外地购买猪种,运回后还须隔离饲养半个月左右,并进行疫苗注射,方可混群饲养。 3.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 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特别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4.改善饲管 改善饲养管理,搞好圈舍、环境及管理用具的兽医卫生、消毒工作。 5.发生猪瘟时的紧急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猪瘟。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对控制和消灭猪瘟,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