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段。接近叶子的圆形白粉斑点,迅速膨胀成一片。 这些是白色粉末的广阔部分,边缘不清,长满了白色的白粉病菌。 严重的时候叶子会变黄,会枯萎。 发病规律:空气湿度高。
2、防治方法注意通风透过光,避免过密栽植,进行早期病叶的摘除和焚烧处理。 发病初期,每周喷出2~3次50%抗菌剂800~1000倍液,或者0.1~0.3波美多硫化物,或者百菌清600~800倍液。
3、灰霉病花瓣一受伤,就会出现水淋淋的小斑点,很快就会扩散成褐色腐烂。 叶虽有危害,但边缘处出现褐软病斑,随后扩散至整片叶。 天气湿了,灰色的霉病层就会生长成褐色晾干。 发病规律:病原体以菌核越冬。 气温为20℃,湿度高的话,就容易发病。
4、防治方法提高环境温度,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 发病初期可以喷洒生灵液600-800倍液或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一周1次,连续3~4次。
5、茎腐病受害株在接近地表的茎基部呈深绿色,肥大后呈褐色腐烂。 病斑在早晨湿气时出现白色细线,受害较大的是倒伏。 病害多发生在阴天或下雨的天气,水分过多,土壤堆积的情况下。
6、防治方法发病期间应加强管理,空气湿度高时少浇水或不浇水,盆地应保持湿润。 少施氮肥,多施磷肥。 马上除去接触下部土壤的疾病,老叶先生。 发病后喷洒了65%地塞松500~700倍液或百菌清600~800倍液。
7、总结在发现以上病症时需要及时的应对,不然容易让导致植株枯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