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管理中人情化弊端

时间:2024-10-18 09:46:00

1、身为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很多人并不清楚之间的人情化管理能给企业和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具体表现在老好人、爱面子上,比如:工作中做好和做坏都是与员工保持一团和气,即使有谁不遵守制度、完不成任务,自己认为是工作中的小事,不敢当面指正和处罚,自认为和气生财,说出来反而得罪大片员工而不好领导。人情化管理特别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更是内心人情化处理了,也表现为同级同事之间平时关系也不错,碍于同事的面子,碍于是同事的裙带关系,就会出现对管理不负责任的睁只眼闭只眼,有时只是简单地指出他的问题所在,有时也进行轻微的处罚,但很难按管理制度处罚要求执行,唯恐处罚过重,伤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更担心被处罚者因为处罚过严而辞职,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也怕造成生产停工。所以说人情化管理成了自己的一块心病,令自己充当着领导和非领导的角色。

2、人情化管理更严重的是让员工养成了自由懒散,不问时效,没有责任、出工不出力、甚至把制度摆在一边,使管理下的整个团队失去了战斗力,这样的企业如何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能长期生存下去。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对管理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和责任机制,生产工人作业按照自己的经验,即使作业指导书放在台前也不愿照着去做,班组长、车间主管也不对其监督处罚,担心生产工人工资本身就低,情绪不高,严厉的管理方式会逼走他们,再说彼此之间长期生活、工作在一起,他们之间的“面子”远大于老板的企业“面子”,反正企业是老板的,工厂里不按生产标准执行的人多的是,而伤害朋友感情的事怎么也不能做。如此局面,企业生产了大量不合格品,出口产品遭客户投诉、退货不断,不合格品导致的费用:如料材费、人工费、修理费用、品质检验费用、退货运输费用、赔偿费用等支出引起产品成本大增,这样的企业销售量越大负利润越高。更为严重的是人与人之间一团和气,不能讲原则,不能搞“矛盾”,否则就会“伤和气”,慢慢地企业不能允许有变的思想、变的行动,最后完全失去了自身持续改善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这样的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3、老板的感情投资,人情化管理在创业艰难时期最为有效,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很多老板在创业时资金有限,甚至负债经营,有限的资源只有加之于人情化管理手段的投入,企业才能渡过艰难期,生存下来。这时期人情化投入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的管理手段,也是生存下来的企业老板无奈的聪明之举。而当企业的发展顺利度过了创业期,到一定规模,具备了一定的资源,老板还想延用创业时以人情化管理来增强凝聚力的低成本手段来运作企业,必然将企业慢慢地带入死亡之地。因为此时的工人是最明白不过你老板现在那么有钱为啥还照旧给我原先那些工资,还想用创业时仅凭感情就能维系你我之间的关系,那老板不是贪心不足就是虚伪或是自认为工人好哄的傻子。这样的老板,谁还跟你干,这样的人情化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无情,因为他已伤透了员工的心。此时的企业如何才能稳定地生存下去,甚至做大做强呢?

4、要想纠正人情化管理,必须从企业一把手做起,严格执行制度化管人理事。制度化管理的精髓在于“有舍才有得”,企业在迅速发展时候,企业想做稳做大,老板就必须会舍得散财,将财散到员工的工资福利中,散到员工的培训上,散到员工的食宿上,散到员工的个人成长上,散到员工的未来人生规划上,员工才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他才会爱护这个家,他才不会做出伤害这个家的行为,他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内部约束机制,他的善才能发挥出来。通过外部的制约达到了惩恶的目的,内部的制约起到了扬善的效果,外部制约与内部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制约体系,达到了惩恶扬善的效果,企业管理制度得到了严格执行,企业的执行力大为提高,经济效益自然提高,国家、企业、员工获得三赢,这才是制度化管理取缔人情化管理的真谛。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