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教研的目的(1)能够对教育实际起到作用的教研活动才是有效的。那么,就要思考教研活动想作用于什么现状呢?这个就牵涉到教研活动的目的和对象了。(2)目的是改善现状、彻底改变实际,还是只是推翻某一教育理论?出发点不一样,后期的工作量和对象的选择就差别很大。
2、确定教研的对象确定好教研活动的目的以后,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对象来进行调查、研究。这些对象的构成如何?比如性别、年龄的比例等等,都要事先规划清楚,这样在实际调查时,收集到的数据才会全面。
3、确定教研活动的形式教研活动,说到底不是人凭空想象出来什么结果,而是要在实际中去完成。所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就非常重要。比如是抽样调查?是个体访谈?群体访谈?还是其他什么形式,都需要事先确定好。
4、确定教研活动的成员对于一项专题教研活动而言,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和定论结果的。所以,在实际教研活动中,需要根据教研开展组织一个教研小组,有组长、有成员,大家各司其职,既能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省时省力,又能在最终下结论的时候群策群力,不至于教研活动最终得出的结论有失偏颇。
5、编写教研大纲很多人觉得在整个教研活动结束后才需要编写教研大纲,其实这种想法不完全对。就像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大纲一样,所有科目老师都是在大纲的指引下去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那么,对于一项可能延续时间比较久的教研活动来讲,我们也需要提前编写其大纲。比如:达到的目的、运用的方式、选择的对象、调研的过程开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