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误区一:羽绒服比棉服保暖在传统认知中,羽绒服的确比棉服保暖,但若是在特定条件下选择,未必如此。为了满足大众的时尚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轻薄时尚款羽绒服,通过减少充绒量、含绒量,打造出穿起来不臃肿的时尚版型羽绒服。而这类羽绒服根本达不到保暖效果,可能还不如一件棉服穿起来暖和。“保暖”和“款式”不可兼得,总而言之,想要保暖就选达标的羽绒服,追求时尚的可选择品质较好的棉服。
2、误区二:羽绒服一定要买鹅绒虽然鹅绒比鸭绒的保暖效果要更好,但也并不意味着买羽绒服就一定要选鹅绒。鹅绒的价格比鸭绒贵,而白鸭绒又比灰鸭绒更贵,到底如何选择?绒的品质排序: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但需要注意的是,白鸭绒和灰鸭绒的保暖性是一样的,只是价格上有所差异。
3、误区三:羽绒服越贵越保暖不知是品桥笺曝枢牌效应作怪,还是爱慕虚荣的过,很多人都普遍认为羽绒服越贵就越保暖,殊不知这样只是交了智商税。判断一件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主要芬简砝鬃看充绒量、含绒量、蓬松度这三个指标,跟价格没有绝对的联系。1)充绒量越高,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就越好,可根据地区来选择其充绒量:南方(100-200g);北方(300-400g)。2)含绒量只要超过了50%,就达到了一件羽绒服的标准,并且含绒量越高羽绒服就越保暖,优质的羽绒服含绒量能达到90%。3)蓬松度的高低决定着保暖效果的好坏,一般来说,南方选400-600的蓬松度就足够保暖,北方则要达到6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