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的,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他们通常还会有四肢沉重、自汗气短、倦怠乏力、容易受惊吓、心慌心悸等症状。
气虚如何调理效果好
1、药物:调理的时候可以选用一些有补气功效的药物,比如可以选择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茯苓、山药、白术、黄芪、灵芝、大枣、五味子、灸甘草等等。除了这些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同样具有补气作用的中成药。但是要注意,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人参、西洋参、五味子这些药材。
2、运动:身体气虚的女性,平常应注意多些参加锻炼,增强体质。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可以依据自身的体能来选择锻炼的方式、运动的的项目。气虚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健身方法,比如可以练习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可以练习气功“吹”字功,有助固肾气,强壮筋骨。
3、饮食:饮食上,气虚的人应多吃补气食物,像小米、糯米、粳米、扁豆、胡萝卜、豆腐、红薯、兔肉、鸡肉、鲢鱼、黄鱼、鸡蛋、猪肚、马铃薯、香菇、菜花等食物都可以帮助补气。这些食物都有着不错的健脾益气的作用功效,补气还可以选择一些补气药膳调养。
可通过食疗调理
1、粳米: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贫人患虚症,以浓米汤代参汤。气虚者宜常食之。
2、牛肉:性平,味甘,有益气血、补脾胃、强筋骨的作用。
3、山药:为补气食品,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宜常食之,最为有益。山药可以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故凡肺气虚或肾气虚或脾气虚的方药中,都常用到它。
4、鸡肉:性温,味甘,有温中、益气、补精、养血的功效。无论气虚、血虚、肾虚,皆宜食之。民间对气虚之人,有用黄芪煨老母鸡的习惯,更能增加补气作用。
5、鳝鱼:性温,味甘,有补虚损、益气力、强筋骨的作用,气虚者宜常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