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4-10-18 10:11:28

1、应让学生学习多种阅读方法。第一,要学会默读。默读有几个好处:一是边读边想,有利于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二是徽革蕖颖速度较快,一般默读要比朗读快一倍;三是默读不易疲劳。默读还有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默读有利于记忆。所以,默读是阅读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让他们初步学习默读,具体要求是不出声,不指读。而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则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初步学会默读。在进入高年级的时候,则要求做到有一定速度的默读。  第二,学习略读。小学中年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习略读。对于略读课文,学生应该运用略读的方法,粗略把握文章的大意。  第三,学习浏览。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指导学生学习浏览。对于浅显易懂的文章,学生可运用浏览方法进行阅读,做到从文章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  第四,学习精读。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要指导他们学习精读。对名篇名著,以及其他文质兼美的作品,要学生精读,力图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

2、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先提出具体的要求。然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比如,学习《假如没有灰尘》这一课,要求学生在读中去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习《索溪峪的“野”》,想一想“野”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学习《大自然的启示》,想想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通过想象画面,理解重点词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各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想象、概括、分析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的境界。

3、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产生疑问,自己通过思考又不能解决时,教师必须在这时给学生进行指导,通过三言两语点拨,使他们领会主旨。教师的“导”要紧扣要点,要启迪思维,还要传授技巧。要鼓励学生多讨论,多交流。阅读之后让学生自己畅谈阅读的收获和体会,并在阅读实践中领悟出新方法。

© 手抄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