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度听力损失,人们常常有这么一些共同的感觉:一,当别人说话声音小,就听不清;二,会议场所或多人对话或复杂环境中,听不清;三,安静环境中,听人正常说话感觉稍有点吃力;于是中度听损者经常纠结于:是否应配助听器辅助聆听?
2、我们看一下什么是中度听力损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听力障碍分级标准,听力损失程度分为几个等级:正常听力:25 dB HL以内轻度听损:26-40dB HL中度听损:41-60dB HL重度听损:61-80dB HL极重度听损:81-120dB HL全聋:大于120dB HL中度听力损失并不算很严重,相对重度与极重度损失,更接近正常听力。
3、那么中度听损为什么出现听不清的清况? 香蕉图(灰色版块)是正常音量的言语可听范围;在40dB HL内,人耳听正常音量的言语声没问题;当听力损失进入中度(41-60 dB HL),可听范围几乎不在香蕉图内。 若有听力损失,佩戴助听器后做效果评估,最理想的声场测试的结果是:各频率的听阈都达到香蕉图内。
4、香蕉图中的言语集中区 香蕉图覆盖纯音测试图中的绝大部分频段;中文言语的发音有元音与辅音,不同的音节处在不同的频率点;在众多频段中,言语的集中区是:500-3000 dB HL。 这是右侧耳的中度听损图,全频率的听阈均轻微地掉在香蕉图以下;言语集中区 500-3000dB HL ,均不在香蕉图内:这表明,此侧耳朵聆听正常音量的说话开始吃力,如果周围有噪声,言语清晰度更差;若此区听阈继续往下降,裸耳聆听越来越困难。
5、 中度听损,听阈不在言语集中区,在安静环境中,要求说话者声音稍大稍响亮一点,才能听清楚;在噪声环境下,除了说话者声音稍响亮些,还要与说话者的距离拉近一点,才能听得稍清晰。这限制了人与人间的交流顺畅性,是时候寻找助听器的帮助了······
6、中度听损者除了聆听言语吃力,还会忽略一些声音 现实生活中的除了有言语声外,在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声音。 如图中右耳的中度听损,对于周围的环境声,可以听清楚:小狗汪汪叫,炼蓄晦擀电活铃响,公交车路过的声音,和飞机声响等等响度比较大的声音。然而,还是把环境中较轻的声音忽略,如:水龙头还没关紧时的滴水声,树叶沙沙声,鸟儿吱渣叫等等响度低的声音。 中度听力损失的人,使用助听器,不仅可轻易听清楚安静或噪声下的言语,还可把环境中被忽略的声音重新拾取,回归清晰丰富的聆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