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汇报工作的模式多半由具体领导的特点而定。上级领导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读者型”,一种是“听众型”。 “读者型”领导喜欢看书面报告,而“听众型”领导则喜欢听口头汇报,因此,首先要了解上级领导的特点,以便投其所“便”,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讨好上司,而是从工作的效果出发,以最有效的方式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
2、其次,要紧扣中心,有条不紊地阐明问题实质。一般来说,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领导往往属“听众型”,他们反应迅速,思路敏捷,喜欢以对话的形式来获取信息。他们不但可通过语言,而且能够从下属的表情中觉察其意图。对于下属来说,这种领导往往比较难应付,应在汇报前对上司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好准备。无论什么样的领导,都不会喜欢漫无边际、杂乱无章的汇报,所以应尽量紧紧扣住所要阐明的中心问题,以简单明了、有条有理的语言让上司了解到问题的实质。增城人才网说:在此之后,上司对什么地方不清楚,或者感兴趣,自然会发问,其他细节如有必要则可在回答问题时说明。
3、再次,汇报时切忌罗列太多数字和使用含糊词语。如果需要用数据资料说明问题,要注意选择最重要、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因为再好的脑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大量数据。通常情况下,一个数据的单独存在是毫无意义的,许多数据的组合和排列才更能说明问题。数字的对比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字的排列说明事物发展的趋势,当人们把握了这些关系和趋势之后,数字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领导者需要了解的只是这类“关系”和“趋势”,而不是数据本身。所以,汇报者应把分析数据的工作留在家里去做,汇报时只要拿出分析的结果或结论就行了。如果上司发问,再根据情况将具体数据及分析过程提出来。不过,在列举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表现得信心十足,而不能犹犹豫豫、含含糊糊,尽量避免使用“大概”、“估计”、“可能”之类的词,这将给上司留下不良的印象。
4、最后,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汇报方法。一般来说,能力比较强的人宜于口头汇报工作,因为这有利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而能力较弱的人宜于书面汇报工作,因为书面的东西有较多的时间去修饰、雕琢,甚至可以请人代笔或润色,比较有利于掩盖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