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与果树落花、落果及落叶,是双子叶植物的普遍现象。棉花的蕾铃脱落,与营养物质的供给有关,也与激素水平有关。当蕾铃柄的基部,远轴端生长素含量高,近轴端生长素含量低时,抑制离层内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活性,因而抑制离层细胞的分离,蕾铃不脱落;
反之,当近轴端生长素含量高,远轴端生长素含量低时,则使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促进离层的分离,致使蕾铃脱落。
扩展资料
植物生长素在细胞分裂和分化、果实发育、插条时根的形成和落叶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最重要的天然存在的植物生长素为β-吲哚乙酸。人工合成作用类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有芸苔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萘乙酸钠、胺鲜酯(DA-6)等。
中联化工技术人员研究发现,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催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这与生长素的浓度对植物不同部位的敏感度有关。一般来说植物根的敏感度大于芽大于茎。双子叶植物的敏感度大于单子叶植物。
所以用2-4D这样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做除草剂。它的特点是双面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生长素的刺激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和抑制两方面上:
1、促进作用:雌花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生长;维管束的分化;叶片扩大、侧根的形成;种子、果实的生长、伤口愈合;顶端优势等。
2、抑制作用:花的脱落;果实的脱落、幼叶的脱落、侧枝生长;块根的形成等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的种类以及植物的器官(根、茎、芽等)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生长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