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到个体化分子靶向“精准”治疗的时代1 。 基因检测成为治疗前诊断时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基因检测结果的预测,医生会给患者制定相对的最佳治疗方案,使捉嘹鹨沆患者有可能获得最大的生存益处2 。对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随着分子医学的进展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由化疗为主进入到个体化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时代。 目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型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型肺癌,这两种基因变异型肺癌均具有明确的分子靶点、靶点检测技术及上市的靶向药物,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 其他基因变异型肺癌的靶向药物和伴随分子诊断技术正在不断研发中。
2、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推荐所有腺癌或含腺癌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常规进行ALK融合基因或ALK融合蛋白检测。 对于小活检标本或者不吸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也建议进行ALK检测。 ALK融合基因在不吸烟或少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中发生比率较高,且通常与EGFR基因突变不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对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