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污力是衡量洗衣粉实潢廿笪安际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洗衣粉配方的合理性与其去污力有直接的关系,各厂家生产的洗衣粉,配方会有所不同。在很多时候,他们不会提供配方。作为洗衣粉的使用单位很难通过分析其配方的合理性来鉴定洗衣粉的优劣,厂家一般提供的是其产品的使用量和使用条件,那么,洗衣部可以分析这两个数据是否合理,及一系列的指标,现简述如下:
①质量好的洗衣粉,配方合理,选料优良。在一般情况下,在主洗过程中,洗衣机低水位,洗衣粉用量在1%洗液浓度时,洗涤轻垢织物应不存在不净率,2%洗液浓度时,配以适当的漂白过程,洗涤中、重污垢织物不净率在5%以下为合理。
②质量好的洗衣粉,织物洗后应不存在异味,如果是白色织物在自然光下观察,应有光亮感觉,颜色织物应有鲜艳感。
③在标准用量时,在满足使用温度后,泡沫高度不应大于14厘米。
④洗衣粉溶液的PH值在9.5-11的范围。
⑤过水情况,在用洗衣粉标准使用量洗涤织物后,使用高水位和合理的水温、时间经3-4次过水后,抽样检验被洗织物的PH值,在7-7.5为合理。
⑥使用成本:以相同的洗涤条件,比较洗衣粉的使用量,例如,同一类型的洗衣机,同一水位,洗涤污垢程度近似、重量相等的织物时, 0如果甲洗衣粉需500克,而乙洗衣粉需700克,同样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不净率仅为3%。甲洗衣粉每公斤6.8元,乙洗衣粉每公斤5.6元,那么,甲洗衣粉500克为3.4元,乙洗衣粉700克为3.92元,由此可见,甲洗衣粉的配方应比乙洗衣粉合理,使用量比乙洗衣粉的少,但达到同样的效果,虽然表面看来乙洗衣粉较便宜,但使用量偏大,倒头来成本也提高了。
⑦洗涤织物白度与去污稳定性。使用一个品种的洗衣粉洗涤几个机次的白色织物,一般是看不出其白度变化与去污稳定性,通常对于同一件或同一批的织物,经过30-40次的洗涤后,可以与其样品作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