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牡易七淄苷之合是阴阳之合的意思。
牝牡,汉语词汇,拼音pìn mǔ,指阴阳,泛指与阴阳有关的如雌雄、男女等,出自《荀子·非相》。
词语出处:
《荀子·非相》: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史记·龟策列传》:禽兽有牝牡,置之山原;鸟有雌雄,布之林泽;有介之虫,置之溪谷,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董生乘马,三年不知牝牡。宋·苏轼《扬雄论》:人生而莫不有饥寒之患、牝牡之欲。
《山海经》: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王太常)生一子名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
汉·扬雄《太玄·攡》:一昼一夜,阴阳分索。夜道极阴,昼道极阳。牝牡羣贞,以攡吉凶。范望注:阴为牝,阳为牡。阴阳牝牡,万物化生,各得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