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记得《英雄》的一段经典对白:“剑的三层境界:一是手中有剑,心中亦有剑;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三是手中无剑,心中蓿速咸逵亦无剑”,这是剑的三层境界,笔者认为促销也有三境界:“一是战术有促销,战略亦有促销;二是战术无促销,战略有促销;三是战术无促销,战略亦无促销”。 第一境界在终端形式上要有促销,通常促销对销量所起的作用,要凭数字说话。在战略上,也要有促销这么一环。因为没有销量也就没有了利润,就是我们营销人员挂在嘴边的“不促不销”。更多的价格战、礼品战都是在这一境界层次展开的。 随着竞争的同质现象越来越严重,长时间在此境界徘徊就会导致“促也不销”,这就逼迫我们采取的营销模式走向更高境界,即第二境界在竞争形式上看不出是一场促销,但是在战略的打法上的的确确考虑了销量和利润。“为了留名而做好事”,比如公益事业、事件营销、危机公关等属此境界,利用口碑营销的几何级数传播。 第三境界无论从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看不出有任何“促销的影子”,而是那种理念的提炼,责任的担当。“超越公共关系的是慈善,超越慈善的,是那种内心责任的担当“,这种境界的企业所作所为,让你从内心里觉得不是在做企业,而是在为社会、人类做事业。最具代表性事件就是比尔•盖茨退居二线,捐献自己580亿美元财产给慈善事业。他已经成为一个楷模,是全世界的典范,并且是神圣的典范,超脱了一般企业家的境界,是全世界的盖茨,是全世界赋予了他财富,他要把这些财富还给全世界。通过这个方式回馈世界,回馈社会,是一种高尚境界的修炼结果。 这样的榜样、这样的企业、这样的标杆,值得我们学习,“微软一家领风骚,万企千家谁堪比”,启示我们想进入第三境界一定是“做企业要学微软;做领导要像盖茨”。如果说剑的三层境界代表着武术水平的高低,那么促销三境界就是营销模式的三种造诣,境界的高低说明营销模式的深浅。